new()

阅读(4103) 标签: new,

本章介绍new()函数的多种用法。

new ()

描述:

生成一条记录。

语法:

new(xi:Fi,…)

备注:

生成一条字段名称为Fi字段值为xi的记录。

参数:

xi

字段值。

Fi

字段名称。

选项:

@t

返回成序表。

返回值:

记录/序表

示例:

 

A

 

1

=new(1:ID,"ZHS":name)

生成一条记录:

2

=new@t(1:ID,"ZHS":name)

使用@t选项,生成只有一条记录的序表:

A.new( xi : Fi ,…)

描述:

计算序列后生成新序表。

语法:

A.new(xi:Fi,…)

备注:

对序列A计算表达式xi,生成一个记录数与A相同,且字段值为xi、字段名为Fi的新序表。

参数:

Fi

结果序表的字段名,缺省用xi ,当xi#i时使用原列名。

xi

表达式,结果作为字段值,缺省为null,省略xi时,不能省略: Fi

A

序列。

选项:

@m

并行计算提升性能。

@i

xi并且计算结果为空时,不生成该行记录。

@o

A是纯序表时,未改变的旧列直接引用,不再新产生,对结果序表进行更新操作时,会同时更新A的内容。

@z

逆向计算,仅适用于非纯序列。

返回值:

序表

示例:

Ø  从单个序表产生

 

A

 

1

=demo.query("select EID,NAME,DEPT,BIRTHDAY from EMPLOYEE")

2

=A1.new(EID:EmployeeID,NAME, #3:dept)

直接产生新序表,如与A1字段名相同,可以省略Fi

3

=A1.new(NAME,age(BIRTHDAY):AGE)

计算字段值生成新序表。

4

=A1.new@m(NAME,age(BIRTHDAY):AGE)

数据量大时提升性能。

5

=file("D:\\txt_files\\data1.txt").import@t()

data1.txt中内容如下:

6

=A5.new@i(CLASS,STUDENTID,SUBJECT,SCORE:score)

SCORE计算结果为空时,对应的该条记录不生成:

Ø  A为纯序表时

 

A

 

1

=demo.query("select EID,NAME,DEPT,BIRTHDAY from EMPLOYEE").i()

返回纯序表。

2

=A1.new@o(EID,NAME, #3:dept)

使用@o选项,未改变的旧列直接引用,不再新产生。

3

=A2(1).NAME="aaa"

修改列值时会同时修改源表的,执行后A2格结果如下:

此时A1格结果如下:

 

Ø  从同序的多个序表关联运算产生

 

A

 

1

=create(Name,Chinese).record(["Jack",99,"Lucy",90])

2

=create(Name,Math).record(["Jack",89,"Lucy",96])

3

=A1.new(Name:Name,Chinese:Chinese,A2(#).Math:Math)

通过A2(#)读取A2同位置的记录

 

Ø  逆向计算

 

A

 

1

=demo.query("select  * from SCORES ")

返回序表:

2

=A1.new(CLASS,STUDENTID,SUBJECT,SCORE,cum(SCORE;CLASS,STUDENTID):F1)

循环函数中迭代运算,对有相同CLASS,STUDENTID值的SCORE值累积计算,结果作为F1列的值,返回的新序表如下:

3

=A1.new@z(CLASS,STUDENTID,SUBJECT,SCORE,cum(SCORE;CLASS,STUDENTID):F1)

使用@z选项,逆向计算:

 

相关概念:

cs.new()

ch.new()

描述:

管道中附加计算字段值动作后返回原管道。

语法:

ch.new(xi:Fi,…)

备注:

管道ch附加计算,对ch计算表达式xi,形成一个记录数与cs相同,且字段值为xi、字段名为Fi的新序表,返回原管道ch

该函数属于附加计算动作

参数:

ch

管道。

xi

表达式,结果为字段值,省略则为null,省略xi时,不能省略: Fi。用#时表示用序号定位。

Fi

ch的字段名,省略则用xi中解析出的标识符。

选项:

@i

xi并且计算结果为空时,不生成该行记录。

返回值:

管道

示例:

 

A

 

1

=demo.cursor("select * from SCORES")

返回游标。

2

=file("D:\\txt_files\\data1.txt").cursor@t()

data1.txt中内容如下:

3

=channel()

创建管道。

4

=channel()

创建管道。

5

=A3.new(CLASS,#2:ID,SCORE+5:newScores)

管道A3附加计算,#2:ID表示将A3中的第2个字段重命名为ID;对SCORE字段计算表达式SCORE+5后重命名列名为newScores,然后形成IDCLASSnewScores列组成序表,返回原管道A3

6

=A3.fetch()

A3管道执行结果集函数,保留管道当前数据。

7

=A4.new@i(CLASS,STUDENTID,SUBJECT,SCORE:score)

管道A4附加计算,使用@i选项,SCORE计算结果为空时,对应的该条记录不生成,返回原管道A4

8

=A4.fetch()

A4管道执行结果集函数,保留管道当前数据。

9

=A1.push(A3)

将游标A1中的数据推送到管道A3,此时数据不会立即被推送到管道。

10

=A2.push(A4)

将游标A2中的数据推送到管道A4,此时数据不会立即被推送到管道。

11

=A1.fetch()

A1游标执行取数动作,此时数据才会被推送到管道A3,然后管道执行计算并记录结果。

12

=A3.result()

获取A3管道计算结果:

13

=A2.fetch()

A2游标执行取数动作,此时数据才会被推送到管道A4,然后管道执行计算并记录结果。

14

=A4.result()

获取A4管道计算结果:

cs.new()

描述:

游标中附加计算字段值动作后返回原游标。

语法:

cs.new(xi:Fi,…)

备注:

游标cs附加计算,对cs计算表达式xi,生成一个记录数与cs相同,且字段值为xi、字段名为Fi 的新序表,然后将新序表返回到原游标cs中。

该函数属于延迟计算函数。

参数:

cs

游标。

xi

表达式,结果为字段值,省略则为null;省略xi时,不能省略: Fi。用#时表示用序号定位。

Fi

cs字段名,省略则用xi中解析出的标识符。

选项:

@i

xi并且计算结果为空时,不生成该行记录。

返回值:

游标

示例:

 

A

 

1

=connect("demo").cursor("select top 5 * from SCORES where SCORE<60")

 

2

=A1.new(#2:ID,CLASS,SCORE+5:newScores)

A1游标中附加表达式计算动作,#2:ID表示将游标A1中的第2个字段重命名为ID;对SCORE字段计算表达式SCORE+5后重命名列名为newScores,然后将IDCLASSnewScores列组成序表返回到游标A1中。

3

=A1.fetch()

读取A1游标执行A2计算后的数据(数据量较大时建议分批读取):

  使用@i选项:

 

A

 

1

=file("D:\\txt_files\\data1.txt").cursor@t()

data1.txt中内容如下:

2

=A1.new@i(CLASS,STUDENTID,SUBJECT,SCORE:score)

使用@i选项,SCORE计算结果为空时,对应的该条记录不生成。

3

=A1.fetch()

读取A1游标执行A2计算后的数据:

T.new( A/cs:K…,x:C,…;wi )

描述:

根据组表的键(/维)与序表/游标的字段对应,返回由指定字段组成的序表/游标。

语法:

T.new(A/cs:K…,x:C,…;wi)

备注:

组表T为主表,序表A/游标cs为子表,TA/cs是一对多的关系,T的键(/)字段与A/cs(从头开始)的字段对应,返回由x:C字段组成的序表/游标。A/cs对前面字段有序,且要求A/cs前面字段与T的键(/维)同序

参数为A时返回序表,为cs时返回游标/多路游标。

返回结果集向T对齐并设置维/支持对子表字段做聚合运算。

参数:

T

组表。

A/cs

序表/游标。

K

A/cs字段,K时用KT的键(/维)对应,K缺省用A/cs前面字段。多个K时用 : 隔开。

x

字段表达式/聚合函数,支持count/sum/max/min/avg

C

列别名,可省略。

wi

T的过滤条件,缺省读取全集,多个条件之间用逗号隔开,为AND关系。除常规的过滤表达式外,过滤条件中还支持如下几种写法,其中K表示实表T中的非键字段:

1K=w

w通常使用表达式Ti.find(K)Ti.pfind(K)Ti为序表,wnullfalse时将被过滤掉;当w为表达式Ti.find(K)且被选出字段C,...中包含K时,K将被赋值为Ti的指引字段; w为表达式Ti.pfind(K)且被选出字段C,...中包含K时,K将被赋值为KTi 中的序号。

2(K1=w1,Ki=wi,w)

Ki=wi为赋值表达式,参数wi通常可以使用表达式Ti.find(Ki)Ti.pfind(K)Ti为序表;当wi为表达式Ti.find(Ki)且被选出字段C,...中包含Ki时,.Ki将被赋值为Ti的指引字段; wi为表达式Ti.pfind(Ki)且被选出字段C,...中包含Ki时,Ki将被赋值为KiTi 中的序号。

w为过滤表达式, w中可引用Ki

3K:Ti

Ti为序表,用实表中Ki的值与Ti的键值作对比,匹配不上的将被过滤掉;当选出字段C,...中包含K时,K将被赋值为Ti的指引字段。

4K:Ti:null

符合K:Ti的记录将被过滤掉。

选项:

@r

复制主表记录,返回结果集向A/cs对齐。

返回值:

序表/游标

示例:

 

A

 

1

=connect("demo").cursor("select  STATEID,CAPITAL from STATECAPITAL")

返回游标。

2

=file("spec-new.ctx")

 

3

=A2.create@y(#STATEID,CAPITAL)

创建STATEID为键的组表。

4

=A3.append@i(A1)

A1游标中的数据追加到组表中,组表数据内容如下:

5

=demo.query("select  STATEID ,CID,NAME,POPULATION from CITIES").sort(STATEID)

返回序表:

6

=A4.new(A5:STATEID,CAPITAL,sum(POPULATION):STA_POP)

A4为主表,A5为子表,按组表的键STATEID与序表的STATEID字段对应,返回由CAPITAL STA_POP组成的序表,STA_POP内容为子表字段POPULATION聚合计算的结果:

7

=A4.new(A5,CAPITAL,sum(POPULATION):STA_POP)

省略参数K,按组表的键与序表的前面字段即STATEID对应,返回内容同A6

8

=A4.new@r(A5:STATEID,CAPITAL,NAME,POPULATION)

使用@r选项,复制主表记录,结果集按子表对齐:

9

=A4.new@r(A5:STATEID,STATEID,CAPITAL,NAME,POPULATION;STATEID<3,left(CAPITAL,1)=="M")

关联计算时对A4表的数据进行过滤,过滤条件为STATEID<3并且CAPITAL的首字母为M:

多个K时:

 

A

 

1

=file("stu.ctx").open()

打开组表,组表数据内容如下:

2

=file("sco.txt").import@t()

返回序表,内容如下:

3

=A1.new(A2:Class:StudentID,NAME,sum(SCORE):TotalScore)

A1为主表,A2为子表,按组表的键与序表的ClassStudentID字段对应,返回由NAME TotalScore组成的序表,TotalScore内容为子表字段SCORE聚合计算的结果:

4

=A1.new@r(A2:Class:StudentID,NAME,SUBJECT,SCORE)

使用@r选项,复制主表记录,结果集按子表对齐:

多种过滤方式:

 

A

 

1

=demo.cursor("select * from STUDENTS")

游标中数据内容如下:

2

=file("students.ctx")

 

3

=A2.create@y(#ID,NAME,GENDER,AGE)

创建组表。

4

=A3.append@i(A1)

A1游标中的数据追加到组表基表中。

5

=demo.query("select top 12 STUDENTID,SUBJECT,SCORE  from SCORES")

返回序表:

6

=A3.new(A5:STUDENTID,ID,NAME,AGE)

将组表的键值与序表字段对应,取出组表字段,返回序表:

7

=create(NAME,Num).record(["Emily",12,"Lauren",45]).keys(NAME)

生成NAME为键的序表:

8

=A3.new(A5:STUDENTID,ID,NAME,AGE;NAME=A7.find(NAME))

使用K=w过滤方式,wTi.find(K),实表中使NAME=A7.find(NAME)计算结果为nullfalse的记录过滤掉;NAME为选出字段,赋值为序表A7的指引字段:

9

=A3.new(A5:STUDENTID,ID,NAME;NAME=A7.pfind(NAME))

使用K=w过滤方式,wTi.pfind(K),实表中使NAME=A7.pfind(NAME)计算结果为nullfalse的记录过滤掉;NAME为选出字段,赋值为NAME在序表A7的序号:

10

=A3.new(A5:STUDENTID,ID,NAME;NAME:A7)

使用K:Ti过滤方式,用实表中NAME的值与序表的键值作对比,匹配不上的将被过滤掉:

11

=A3.new(A5:STUDENTID,ID,GENDER;NAME:A7)

K不被选出的情况,NAME不是选出字段,仅过滤:

12

=A3.new(A5:STUDENTID,ID,NAME;NAME:A7:null)

使用K:Ti:null过滤方式,用实表中NAME的值与序表的键值作对比,可以匹配上的将被过滤掉:

13

=create(Age,Chinese_zodiac_sign).record([14,"tiger",15,"ox",16,"rat"]).keys(Age)

返回键为AGE的序表。

14

=A3.new(A5:STUDENTID,ID,NAME,AGE;(AGE=A13.find(AGE),

NAME=A7.find(NAME),AGE!=null&&NAME!=null))

使用(K1=w1,Ki=wi,w)过滤方式,返回符合所有条件的记录: